陕北千亿矿权案再起风波 卷宗被盗两年至今无果

陕北千亿矿权案历经12年,仍无结果(图源:VCG)

中国陕北千亿矿权案再起风波。近日,崔永元在微博贴出“先判后审,卷宗被盗两年无下落”,称52岁的赵发琦将12年用于打官司,并@有关部门,引发舆论关注。

据了解,赵发琦系榆林凯奇莱能源投资有限公司(简称“凯奇莱”)法定代表人,凯奇莱与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(简称“西勘院”)的纠纷案,由于事涉千亿矿权归属,被舆论称为“陕北千亿矿权案”。

据中国经营网12月26日报道,2017年12月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次日,千亿矿权案宣判,维权12年的民企凯奇莱终于“胜诉”,被视为中央依法治国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标志性案件。

2018年12月初,中国央视报道称,千亿矿权案在陕西省高院执行近一年,毫无进展。

多位知情人士表示并证实,在作出判决前一年的2016年11月下旬,该案二审全部卷宗一次性丢失,事发地点正是审理该案的有关单位。

在丢失前的20多天,赵发琦公开实名举报陕西省主要领导干预该案,并指责此前有司枉法裁判。

据知情人士称,审理单位在发现卷宗丢失后,曾多方寻找,并发现事发时监控为黑屏,随即便逐级汇报至院主要负责人。

但过去两年里,有关单位未对此事进行报案,也未展开内部调查,更未对任何人进行查处,卷宗至今无下落。

据悉,这起持续12年的纠纷,因一纸2,000余字的合同而起。2003年,凯奇莱与西勘院签订合作勘查协议,凯奇莱探明菠萝井田储煤15.6亿吨后,西勘院在未提出解除合同情况下,在2006年与香港益业(全称“香港益业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”)在同一标的上签订合作勘查协议,导致“一女两嫁”。

中国陕北地区地貌(图源:新华社)

为此,凯奇莱于2006年在陕西省高院起诉西勘院违约,获得受理。同年11月份,陕西省高院判决双方合同合法有效、继续履行。

西勘院随后上诉至最高院。审理期间,2008年5月4日,陕西省政府向最高院发秘函,《中国青年报》于同年8月2日刊发报道《公函发至最高法,谁在干预司法》,曝光了密函事件。

而中央电视台在2018年的相关报道中,首次贴出密函文件内容,更揭示出背后鲜为人知的“秘密”。

密函指责了陕西省高院引用文件不正确,同时告知最高院“如果维持,会有一系列严重后果”。

中央电视台在2018年的相关报道中,首次贴出密函文件内容,更揭示出背后鲜为人知的“秘密”。

密函指责了陕西省高院引用文件不正确,同时告知最高院“如果维持,会有一系列严重后果”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